乡愁,是山的味道,是水的漫舞,是村口的槐树,是梦中的老屋,是亲切的乡音,是熟悉的面庞,是节气农忙,是年味团圆,是睦邻友好,是淳朴民风,是故土深情,是过往追忆,是乐享生活,是美好祝福……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路上,古韵今风相融,理想现实辉映,繁华简约碰撞,传统魂,现代骨,自然质,文化根,这里的乡村日新月异,这里的乡愁乡情醉人。
走进孝义乡村, 记录乡愁乡情,看绿水青山展笑颜,品乡里乡亲厚民风。
(相关资料图)
北纬36°,是西红柿黄金生长带,最适合旱地西红柿种植。孝义市西辛庄镇盆子坡村,地处河谷之傍,为一山间小盆地,形状仿若一盆,故名盆子坡。当原来的乌金之地,爱上“鲜红”事业,于是,将盛夏的味道保留到冬天,这一传统手工技艺也让鲜灵的西红柿酱(洋柿子酱)通过生产线重新走进大众视野,瞬间勾起几代人的味蕾记忆。
西辛庄镇境内煤炭资源丰富,埋藏浅,易开采,自古即有煤炭采掘业,农忙务农,农闲挖煤。盆子坡曾是当地优质原煤生产区,随着煤矿关闭和学校撤并的政策调整,村集体再无任何收入,大批年轻人外出谋生,留守群众生活困难。如何落实好振兴乡村、强农富民政策,让盆子坡村实现二次腾飞?
经过多方探索,盆子坡村党支部以壮大村集体经济为突破口,采取支部领头建产业方式,积极推广“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因时施策、因势利导,引进特色西红柿酱、辣椒酱加工项目,同时开发小杂粮系列产品以及小杂粮的种植,不断增强盆子坡村品牌效应,探索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
2020年,盆子坡村成立了西红柿种植专业合作社,年产西红柿4万余公斤。西辛庄镇大力发展旱地西红柿规模种植,多方筹措资金200余万元,在盆子坡周边5个村新建88个蔬菜大棚全部种植西红柿,区域西红柿总产量超过80万斤。所产西红柿80%左右销往广东、湖南等南方市场,同时打造从种植到加工销售三产融合的产业链条,年产西红柿酱等系列产品10万公斤,提升产品附加值。
早些年,北方孩子的暑假里,与暑热一起蒸腾的是西红柿酱的味道。输液瓶是灵魂,橡胶塞是标配,把瓶子洗净开水煮到无菌,西红柿洗净在开水里热个身,去皮,上擦尖擦碎,柴火熬制,咕嘟冒泡,趁热一手扶漏斗,一手持根筷子,将西红柿酱塞至瓶口,加橡皮塞,上锅蒸煮,针头放气,晾凉储存。看着一瓶瓶鲜活亮眼的西红柿酱,一家人过冬的底气立马足了。在白菜土豆萝卜霸桌的冬日,嘭地开瓶西红柿酱,这一餐就活色生香起来。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年四季都可吃到新鲜蔬菜,然而扎根在记忆深处的,还是一瓶酸鲜可口的西红柿酱。
在晋泽盛农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经过筛选、清洗、破碎、高温消毒、灌瓶、包装等14道工序,西红柿从原果成为了可供长期保存的优质西红柿酱产品。
盆子坡村蔬果深加工项目不仅为村民提供在家门口就业增收的机会,也拉动全村种植、服务、运输业的发展,吸纳就业100余人,带动本村及周边村80余名群众实现增收,推动产业兴旺,逐渐形成西红柿酱、辣椒酱为主的产、供、销一体化发展模式。
2023年盛夏,和山西午睡一同出圈的,还有山西的西红柿酱。趁着这波热度,孝义市到村工作大学生助农小分队走进直播间,“线上+线下”吆喝售卖“土特产”,为家乡西红柿酱、辣椒酱代言。
把夏天的味道保留到冬天,把传统手工技艺创新传承,把西红柿酱直播卖到线上,乡愁,在一瓶瓶西红柿酱中滋味悠长。
武姝君
图片由西辛庄镇提供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亚洲医疗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51 联系邮箱:5 516 53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