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千亿元以上的投资,累计落户央企二三级总部37家,昔日工业重镇变身国际范儿设计小镇,元宇宙创新中心在这里诞生……近日,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组织的“北京招商引资宣传记者行”系列活动正式开启,首站便是北京城市副中心。
(资料图片)
北京通州率先布局元宇宙产业
作为下一代互联网技术, 元宇宙成为当前科技和资本领域的热点话题,我国已有多地出台相关政策及报告,并布局相关产业。公开信息显示,上海已将元宇宙写入地方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杭州成立元宇宙专委会,网易元宇宙产业基地落户三亚,深圳成立元宇宙创新实验室,北京则印发了《关于加快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创新引领发展的若干措施》(简称“元八条”) 并在城市副中心打造了“元宇宙创新中心”。
据介绍,元八条的制定是通州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也是推动互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区域经济快速提升的重要举措。从示范应用、产业布局、鼓励投资、知识产权保护和标准创制、房租补贴、产业联盟、人才引进、交流合作等8个方面,从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等多个途径,鼓励元宇宙相关企业落地发展。2022年8月发布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中还提到,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将城市副中心打造成为以文旅内容为特色的元宇宙应用示范区。培育、引进100家以上元宇宙生态链企业,落地建成30项以上“元宇宙+”典型应用场景项目,推动制定一批元宇宙相关标准,“1+N”产业空间体系初步形成。其中“1”即一个应用创新中心,在张家湾设计小镇,用于元宇宙企业研发办公和元宇宙体验中心建设。
38家元宇宙类企业已落地
张家湾设计小镇专班副组长李童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目前副中心是北京市第一个发布元宇宙产业支持政策的区域,元宇宙创新中心享受“元八条”中的房租补贴政策,按照评价机制,入驻企业达到60分可以免除50%的房租,达到70分可以免70%的房租,达到80分房租全免,期限是三年。而相比其他区,通州在人才引进政策方面拥有巨大的优势,因为副中心将来会有40万-50万人口的增量,在此落户的企业达到一定标准可以解决员工的户口。“截止到目前,设计小镇创新中心注册元宇宙类企业38家,意向入驻元宇宙企业16家。”
其中,北京山魈映画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山魈映画”)、北京黑油数字展览股份有限公司、泰瑞数创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早在2022年就已经完成注册,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创新中心”首批建设者。
山魈映画副总经理陆妮表示,该公司是一家基于动漫产业与数字科技相融合的新兴动画公司。作为集团化运营的本土新兴数字科技公司,2022年3月,山魈映画及3家子公司注册落户张家湾设计小镇。陆妮表示,很看好副中心的未来发展趋势和规划。对于企业青睐的营商环境来说,副中心有通八条、元八条等相关扶持政策;元宇宙创新中心又聚集数字科技类企业,可以促成聚合发展。“未来,山魈映画将继续以优质数字内容专业制作优势,助力元宇宙新基建。依托北京城市副中心支持,将北京国际电影节‘元宇宙电影论坛’项目打造为副中心数字影视行业知名论坛品牌。”
正筹备科创板上市的泰瑞数创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选择落户城市副中心,是看中这里优良的营商环境,招商管理部门一站式服务,并配套了优厚的产业支持政策;从产业空间到科技研发的补贴,应用场景的机会也是全方位的。“目前我们已经参与到副中心的城建、应急管理、智慧城市等多个方面,用数字孪生技术赋能副中心发展,同时也给我们企业带来很好的发展机会。”
工业重镇成城市更新项目标杆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应用创新中心,于2023年3月建成投用,总建筑面积17136平方米,一层是约2000平方米的元宇宙展示体验馆,2-6层是元宇宙企业办公空间,约15000平米。元宇宙展示体验馆分为前厅、序厅、展厅及体验区4个展览展示区域,企业办公空间提供VIP休息区、咖啡厅、会议室、交流区、洽谈室等配套设施区域。
值得一提的是,张家湾设计小镇还是一个城市更新项目。昔日的成衣车间变身为共享办公大厅,办公楼改造为创新办公楼,老厂区的食堂摇身变成了网红设计师餐厅。昔日工厂林立的张家湾,实现了从旧厂房到绿色、智慧场景的快速转身。
李童介绍,张家湾曾有着“大运河第一码头”之称,后来转型发展成为工业重镇,高峰时曾有2000多家企业驻扎于此。2019年起,传统老工业园区疏解腾退后,向现代高科技园区转型升级。如今的张家湾设计小镇是北京市委、市政府重点推动建设的科技创新示范区。2022截至年底,设计小镇累计完成投资约40亿元,优化配套环境,盘活产业空间90余万平方米;北京建院和北咨公司新总部在小镇启动建设;北京国际设计周、北京时装周、北京城市建筑双年展三大品牌活动落户小镇;“副中心设计之心”“区块链+数字货币”“智慧生活实验室”“AI工程管理平台”等一批创新应用场景在设计小镇逐步推广,城市副中心“建筑业数字化转型”项目在设计小镇实现试点;以中国建科、首设院、蓝色光标、声智科技等创新设计和城市科技领域为代表的382家企业在小镇集聚。
保姆式服务创造了通州速度
“第一家从筹建到开业用了5年半,第二家用了四年半,而我们只用了一年一个月,相关政府部门为企业提供了‘保姆式’服务,我们真切感受到了通州速度和高效率。”上田八木货币经纪(中国)有限公司是中国第六家货币经纪公司,也是首家外商独资货币经纪公司。该公司总裁黄洪介绍,2020年5月申请在中国全资设立货币经纪公司,2020年9月银保监会批复同意筹建,2021年6月北京银保监局批复同意在运河商务区开业,2021年7月底获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进入银行间市场从事货币经纪业务,2021年8月正式对外营业。
黄洪认为公司落户通州是明智的选择,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全球财富管理中心”“全球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中心”,有吸引外资落户的激励政策和良好的营商环境以及优越的自然环境。自营业以来,公司陆续开展了人民币拆借、外币拆借、资金回购、存单一级、票据转贴、债券一级、债券二级等业务品种的交易经纪服务。截至2022年10月底,累计交易超过4.2万笔,成交金额超过17万亿,合作机构超过1300家,约占中国全部金融机构的四分之一。
通州区运河商务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黄之元表示,运河商务区是承载中心城区商务功能疏解的重要载体。截至目前,运河商务区共有注册企业20679家,注册资本金4659亿元。其中总部企业48家、金融企业287家、高新企业129家,专精特新企业21家,上市企业2家。北京绿色交易所正式迁入办公,实现碳配额成交额超30亿元;北京首支百亿规模绿色基础设施投资基金项目落地;国内最大的城市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北银理财入驻办公;全市首家绿色支行、首笔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等首创性项目和业务落地;上田八木等国际知名外资企业新设中国区总部。
黄之元介绍,为了打造优质营商环境,针对企业发展和高端人才,通州区出台了“金七条”、“通八条”、“鼓励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等多个优惠政策文件,扶持入驻企业在运河商务区壮大发展。针对企业用工难题,发挥园区内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的带动作用,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人员招聘和劳务派遣服务。还组织开展“政务服务进园区”活动,为企业提供工商注册、税务登记、行政审批等市、区两级3000多个事项的一站式办理。
全程代办服务实现47天项目开工
此外,位于北京东西向发展轴的东端,西邻北京城市副中心及其行政中心组团,东邻北三县地区的潞城镇是距离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组团最近的乡镇,该镇定位生态智慧小城镇,到2035年努力建设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先行示范区、生态优先与绿色发展示范区和特色小城镇新型城镇化示范样板区。潞城镇现状产业包括生产加工、房地产、批发、建筑、金融5种类型;其中央企和国企公司25家、民企总部2家 、国高新企业34家、规上企业33家。
在持续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良好营商环境方面,该镇对“6+2”产业发展方向企业、示范带动企业等优质企业提供高成长激励、减负担补贴、促研发投入等32条政策支持。
博格华纳北京公司是中国第一家同时也是领先的汽车分动器专业生产企业,也是首家推出新能源汽车用电机电子驱动桥的企业。该公司运营经理刘学武介绍,依托政府优惠政策,北京工厂新厂房和研发中心正在建设中,预计2023年9月投入使用。2022年北京博格华纳工厂为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申请扩建厂房。区政府提供了全程代办服务,帮忙对接优惠政策,快速办理行政审批手续,使得公司的扩建项目顺利推进。在严峻的疫情冲击下,仅用47天,公司相继取得各种建设手续,如期实现项目开工,成为城市副中心首个开工的全程代办项目。“副中心提供的一系列服务企业的举措坚定了我们扎根在通州发展,助力国产汽车行业的信心。”
通州继续擦亮营商环境“金名片”
营商环境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软实力。据了解,2022年,通州区营商环境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全区多项改革经验全市推广,成为全市首个获得法治政府示范项目及法治政府示范区两项殊荣的行政区,全市营商环境评价结果持续位列第一梯队。
通州区副区长乔林智介绍,北京城市副中心产业空间广阔,每年千亿元以上的投资,催生出多领域、深维度、大体量的应用场景需求,拉动了金融、科技、建筑等众多领域的头部企业在副中心集聚。
乔林智指出,今年城市副中心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建立全区企业诉求“一本账”,按照“首接负责任制”,部门、属地双主责形式共同推进,助力企业轻装上阵、释放活力。“副中心还建立了人才服务‘直通车’制度,为企业人才提供落户、住房、健康、子女入学入园、政务协调、出入境等服务,确保企业引进来、留得住,发展好。”乔林智说。
公开信息显示,2023年4月《北京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对外发布,标志着北京市营商环境 6.0 版改革正式启动。为进一步做好2023年营商环境改革,通州区围绕方案,出台《通州区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形成84项具体改革任务,力争让市场主体办事“花最少的时间、跑最少的路、交最少的材料、找最少的部门”。
此外,通州区为创最优营商环境,还自我加压,除了落实市级任务要求实施的改革任务外,又提出了21项自主改革任务。其中,7项聚焦企业反映问题,14项优化企业服务。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亚洲医疗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51 联系邮箱:5 516 538 @qq.com